憶古早生活 漂流木變身碗盤鍋鏟

壯圍鄉後埤社區民眾將撿拾來的漂流木,製成居家生活小物。(記者王揚宇攝)
〔記者王揚宇/壯圍報導〕宜蘭縣壯圍鄉後埤社區利用淨灘撿拾的漂流木,開設漂流木製作課程,歷經一個月學習,昨天舉辦成果發表會,學員將漂流木化為木雕裝飾品、碗盤、鍋鏟等居家生活小物,成功把垃圾變黃金。
社區民眾聚集在後埤社區長青食堂,滿懷成就與喜悅,笑著看自己的作品。大家說,以前從沙灘撿拾的漂流木,主要用來生火煮飯、燒水,是重要生活用品,改用桶裝瓦斯後,漂流木變成廢棄物,沒想到花點巧思就可以變成工藝品。
後埤社區總幹事張永德表示,居民對漂流木懷有感情,故與文化局合作,邀請木雕老師黃增添,共同舉辦漂流木工作坊,盼透過活動參與,讓社區長者走出家門互動,也能激發想像力。
張永德希望再次「翻轉」對漂流木的印象,讓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以後看到漂流木,不是只通報清潔隊員清除,而是透過合法管道取得,再把它變成日用品、藝術品。
張也期許從社區帶頭玩漂流木,吸引其他社區共同加入,待品質、數量穩定再開發文創商品;壯圍鄉長簡文魁昨天到場觀摩表示,公所會盡力協助社區發展漂流木文創產業。